|
 |
熱點旅游線路 |
|
|
|
|
|
 |
|
|
|
|
|
發表時間: 2008/10/23 閱讀: 2886次 |
|
|
10月20日從重慶市旅游局獲悉,歷經3年的精心維修和保護,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——重慶忠縣石寶寨的保護工程主體已基本竣工,目前,有關部門正進行寨體的保護維修,預計景區將于明年元旦對外開放。
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寶寨位于長江三峽重慶忠縣境內,始建于明萬歷年間。石寶寨塔樓依山修建,飛檐展翼,整個建筑由寨門、寨身、閣樓組成,共12層,高56米,全系木質結構,被譽為江中“小蓬萊”。鑒于石寶寨獨特的自然景觀、人文景觀和建筑藝術,國家文物局決定投入資金1.1億元保護石寶寨在長江水位上漲后不被損壞。
據悉,為保護石寶寨,專家們制定了就地保護“護坡仰墻”方案:在寨樓不動的前提下,抬高樓門,并沿山坡周圍修筑一圈護坡,防止江水滲透;然后在護坡上修建1米高的仰墻,把整個山寨圍起來。2005年12月起,石寶寨主體圍堤和護坡工程、交通橋、危巖治理工程先后動工,三年來,游客只能在長江游輪上遠觀正在維修的石寶寨;或沿旅游碼頭、陸路交通抵達寨門留影。重慶市旅游局介紹,到明年一月,游客不僅能和石寶寨親密接觸,還可以在石寶寨外新修的民俗風情街品嘗美食,購買當地特產。
三峽:石寶寨介紹
從重慶乘江輪東下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忠縣的石寶寨,這是一幢四壁如削的石結構古建筑,高50余米,矗立在忠縣以東長江北岸玉印山上,全寨由寨門、寨身層樓及寨頂古剎三部分組成。清乾隆初年,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鐵索在山頂修建了一座寺廟,嘉慶年間又聘請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鐵索上山,于是便依山取勢修建成這座樓閣。寨中樓閣九層,四角三方,層層扶壁而上,為登山的唯一路徑。山頂古剎名天子殿,共三重,創建于康熙年間,憑欄遠眺,滾滾長江,無限景色,一覽無余,被譽為“世界八大奇異建筑之一”。從此,香客及游人可免攀援鐵索之苦,上樓直達山頂,直到1956年又加以修建改為12層,如今這里已成為游客眺望長江景色的小蓬萊了。
位置:在四川忠縣與萬縣之間的長江北岸
概貌:石寶寨在四川忠縣與萬縣之間的長江北岸,孤峰拔地而起,四周如削,形如玉印,故又名玉印山。
寨頂廟宇宏偉,組合巧妙,登山樓亭,飛檐流丹,別具匠心。
石寶寨由寨門、塞身樓亭和塞頂古剎三部分組成,始建于清康熙年間,已有三百余年歷史。寨門為一磚石結構建筑。從長江岸邊到山頂,樓亭共有十二層,三面四角,仿如垂直懸空的輝煌宮殿。每層飛檐高聳,從下而上逐層縮小,木石相銜,層層聯結,其內有一條迂回曲折的旋梯相通,可達“柑宇凌霄”。亭內石壁上,有許多不同時代的碑刻和題詠。
整座建筑外形壯觀,全部用木結構,高六十公尺。山頂為一平坦石壩,上有古廟,碧瓦朱檐,分前殿、正殿和后殿。殿前有“鴨子洞”,后殿有個“出米洞”,和尚稱之為石寶。
|
|
|
|
打印版本 | 返回目錄 | 返回主頁 |
|
|